本网讯(通讯员 蔡玉华)“法官,谢谢您,帮助我们解决了房屋漏水的问题……”近日,家住漳浦县城某小区的林某握着承办法官的手,感谢她的暖心调解,妥善化解了一起因房屋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促进了邻里和谐,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原来,原告林某夫妇与被告王某夫妇为上下楼邻居。2022年10月份,居住在楼下的林某发现自家餐厅的吊顶、儿童房的墙面、屋顶多处出现渗水现象。经排查,发现是因楼上王某房屋的厨房洗水台自来水闸门漏水问题,导致楼上的水流渗透至楼下屋顶及墙壁。
查明原因后,林某夫妇多次到王某家中沟通解决渗水赔偿问题。王某表示,水闸门漏水问题已经维修,对林某提出的赔偿问题不予理会。导致矛盾愈演愈烈,两家就此结下心结。
无奈之下,林某夫妇一纸诉状将王某夫妇诉至漳浦县人民法院,要求王某夫妇赔偿因渗水问题导致的损失一万元。承办法官收到案件后,便立即联系双方了解案件的前因后果,并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了解到双方当事人对漏水这一事实并无异议,但谈到赔偿问题时,双方对赔偿数额未能达成一致。
为尽快缓和双方矛盾,承办法官决定采用“背靠背”的调解方式以找到案件的突破口。
“在发现漏水后,我们积极配合检查渗水原因,而且也及时处理了洗水台漏水的问题,还根据林某的要求挖开自家地板瓷砖进行检查。”王某忿忿不平地对承办法官说,林某承诺这部分费用由他们自己承担,但林某至今却迟迟不予支付,没想到还把他们告上法庭。
“这种涉及房屋漏水原因及修复费用的鉴定,一旦启动可能花费数万元的鉴定费用,且鉴定还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你们对漏水这个事实没有异议的话,建议还是不要再另外鉴定。”承办法官对王某劝解道。
承办法官接着宽慰道:“林某因漏水问题还得重新装修,确实对他们的房屋构成一定的损害,也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不便,这事儿搁谁都不愿意遇到。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双方如果能互谅互让,握手言和,将更有利于矛盾的解决。林某夫妇提出的1万元修复费用也是相对合情合理的,你们看能不能按调解方案一次性赔偿给林某夫妇。”
“我们也是才装修完房子搬进去不久,装修完房子后经济上也不宽裕,太多了也支付不起,能不能适当降低赔偿金额?”王某委屈地说。
承办法官随即向林某夫妇转达了王某同意赔偿,但请求适当降低赔偿数额的意愿,并将鉴定成本、王某的家境情况等告知林某夫妇,希望律师征求林某夫妇的意见。原告律师当即电话联系林某夫妇,林某夫妇表示可以将赔偿数额降至8500元,但需要当场付清。
承办法官趁热打铁,耐心地向双方讲解相关的法律规定,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王某当场将8500元赔偿款通过微信转给了林某。至此,经过法官的努力,一场邻里纠纷消于无形。
邻里矛盾纠纷看似简单,但对涉案当事人来说,一旦发生,就会对双方的日常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邻里纠纷的化解不仅关系到邻里关系和谐,更关系到基层社会稳定。群众利益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法官在本案中灵活运用“情、理、法”来调解邻里纠纷,不仅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用行动打通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