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新闻网讯(通讯员 蔡吉杰)近段以来,漳浦县赤土乡浯源村水磨自然村全村人民在村党小组带领下,积极筹资筹劳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水磨自然村住户200多户,700余人。据《漳浦人民革命史》记载,水磨自然村是漳浦县较早建立党组织的村庄,也是当时的革命根据地。水磨自然村在人民解放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作出过重大贡献和牺牲,被正式认定为革命烈士的有3人,具有浓厚的红色历史文化。

  激活红色传承基因 发扬红军革命精神

  水磨自然村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先烈事迹,传播红色文化,重整了革命历史遗址、建立了老年文化中心、组织参观了绥安大埔村和盘陀产山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和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组织人员收集整理革命历史资料,把革命历史流传于口耳相传的故事里,做到了用革命成就激励人、用革命经验教育人、用革命教训警示人,大大激活了全村人民的红色基因,激发了弘扬红色精神的热情,营造出了人人讲奉献的良好氛围。

  坚持绿色生态理念 还原革命历史原貌

  一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对革命旧址进行改造修缮,最大限度留住主体建筑的原汁原味。二是不等不靠筹工筹劳组织人员、机械设备对2公里长的水磨溪启动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使河道变深变宽,河水变清变净,创建"水清,河畅,岸绿,生态、安全"的优美生态水环境。三是自动自发投身污染防治攻坚战,主动配合拆除猪圈、牛舍、鸡鸭鹅棚、旱厕等污染源。目前已拆除猪圈60间、牛舍16间、鸡鸭鹅棚40处、旱厕50个,危房20间,涉及家庭近半数,户数达百户,面积一千多平方米。青山埋忠骨,绿水颂英灵。水磨村人民努力还原历史原貌,创建良好绿色生态环境,让革命的火焰大方光芒。

  利用两岸相亲纽带 构建对台宣传窗口

  2018年2月22日,台湾南投陈氏宗亲理事会理事长陈时泉曾率团回水磨认亲,水磨村与台湾南投县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一方面维持发展对台湾宗亲的交流来往,筹措资金建设陈氏宗祠,建立与台湾同胞沟通平台。一方面引资引智重新规划水磨村整体布局,努力建设红军亭、革命路,积极打造党建基地。通过对台湾宗亲平时交流和重要节日庆典来访,用服务的精神,友好的讲述,向来访的台湾宗亲宣传建党以来成就,让祖国建设成就深入台湾同胞的印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