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防治网络沉迷,须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明确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等有关要求之后,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等。
该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此举无疑给广大家长、教师多了颗“定心丸”。
其实,关于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防沉迷,不能单靠家长围堵拦截,不能仅靠国家三令五申,更不能全靠企业封限平台,而是需要家长、学校、游戏公司、互联网平台等社会各方面真正辨清利弊,敢担社会责任,合力齐抓共管,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首先要甄别的是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各种原因。有的是受家人、同学影响,有的是对学业畏难的逃避,有的是自卑性格的心理释放等等。这些需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进行心理上和行为上的调整,从而有效摆脱“游戏瘾”“网瘾”。家长、教师作为孩子的最直接仿效源,也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丰富的兴趣爱好。当一个人领略了生活的丰富精彩,有了良好的审美判断能力,自然就不会只沉迷于某种游戏。
其次,网络游戏中须封限的重点是角色形象穿着暴露,情节设定过度渲染暴力、色情、血腥等低级趣味的游戏,正是这些内容通过游戏反复强化印象,让成年及未成年的游戏玩家逐渐丧失对道德行为规范的约束能力,侵蚀扭曲了对法律的认知和遵守意识,给社会治安稳定和青少年成才造成巨大威胁、损失和隐患。让孩子学会认清美丑善恶,远离就不是问题。
此外,适度接触好的网络游戏是有益的,特别是对运动竞技、棋类、音乐节奏类以及编程等益智游戏的限时体验,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素质教育方面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建议游戏开发方多往百科知识的普及型、提升性的方向发展,实现寓教于乐又健脑益智,真正强我少年、报我中华!(邱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