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文体旅局策划摄制的文旅宣传片《首部文旅武侠短片新鲜出炉~》刚在短视频类平台发布,短短的一两天内总浏览量便升至20万+人次。
短片中,该县文体旅局局长和南浦乡党委副书记、老笋农、老竹编人等一众素人演员,在非素人的运镜下,演绎了一段武侠风小故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该短片不仅唤起了观众慷慨激昂的刀剑情怀,更恢宏大气地展现了绿竹海、南溪水、点将台、古树、竹编技艺等南浦乡的特色景致。
网友们纷纷转发、留言、点赞,表达了向往之意,并感慨:“县级的宣传都这么卷了!这让其他区县怎么办?”
热闹此初起 爆款彼又生
近几年,局部地区文旅产业的现象级IP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宣发连锁反应。昨儿“泉州‘簪花围’”,今儿“福州‘三条簪’”;你“登山”“看海”,我“City walk”“土楼行”。推陈出新的文旅项目,流量名人的助力宣发,沉浸式的现场体验,套牢了你我他。
11月7日当晚,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管理处公布了国庆节全省文旅市场情况。据第三方测算,2024年国庆假日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3817.52万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315.32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和11.3%。
“悟道”得“升华”“留靓”方“留量”
如今,由一本书、一幅画、一部剧、一场游戏、一个文学IP等带动了一个地方的旅游业的现象比比皆是。
8月20日上架的西游题材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一经问世即火遍全球,还带火了“西游”主题相关的文化和景点旅游业,单单为山西就带来了百亿流量。该游戏还有不少直击人心的剧情和场景,激发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物与非遗文化的热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从中,我们看到了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匠精神”,这与拥有两千多万粉丝、享有“国风变装天花板”“魔法少年”之美誉的福建莆田人朱铁雄的抖音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11月8日至10日,2024(厦门)中国汉服文化节上,上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国风达人、文化学者、汉服同袍以及在厦台青、外国友人不仅饱览了华夏衣冠之美,还共同参与、有效创造了1118人的千人穿汉服博饼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也有力地说明了,当挖掘到华点,精准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或地点时,便能成功地在“留靓”中“留量”。
“花卷”造IP 长将青眼争
各地文旅局长勇挑重担陆续出镜,载歌载舞、策马跳伞等无所不能,但文旅业的重担不能只由“局长们”来承担。群众乐见“文旅局长卷上天”,但不意味着希望“卷”成“拧断的麻花”,而是盼望“花卷”不断、创意无限、精彩纷呈,而且要紧贴文旅产业相关内容。
如今,福建省不仅继续做强“福建土楼”“武夷岩茶”“三坊七巷”等老IP,更擦亮“海丝泉州”“红色旅游”“一碗福建”等新IP。用好“老天爷”赐予的自然资源和“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打造文旅新产品,加上官方和民间争相“下场”,敢想巧做,积极进行多层级、多维度的正向宣传,这些文旅好品牌就能横向传播开、纵向传下去。
此外,不仅相关部门要以“宠爱式”“掏家底”式的增量服务来有效刺激旅游消费潜力,更要全社会共创良好的文旅环境,以最大的力度做好文旅宣传的“售后服务”保障,以免游客“一脚踩空”。
福建省的文旅产业正以更饱满的状态在“内卷”中“悟道”得“升华”、在“留靓”中“留量”更“增量”。(邱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