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柯思婷 吴智强)近日,漳浦县医院泌尿外科接诊了一名年仅11岁的男孩。见到医生,男孩既尴尬又害怕,原来他因对身体好奇,在玩耍时不慎将磁力珠掉进了尿道内。他本以为珠子可以自行排出,但经过一天,不但未见珠子排出,还出现了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这才前来医院就诊。

拍片显示膀胱有金属影

入院后经完善检查发现,男孩的膀胱内有团明亮的金属影,考虑磁珠已经滑入膀胱,而且相互吸附连接成团,没有办法自行排出,异物在膀胱的时间越久问题越大,必须尽快手术取出。

术前,该院泌尿外科及手术团队根据患儿的检查结果进行详细的讨论,经综合评估,考虑到患者年纪较小,膀胱内异物又具有磁力,相互吸附呈团块状,自行排出可能性较小,且位置较深不易取出,决定为男孩在全麻下行经尿道膀胱异物取出术。经过长达2个小时的手术,医生利用膀胱镜以及异物钳在无创方式下精准操作,成功将60颗彩色磁力珠完整地取出来,随后再次仔细检查膀胱,确认未见其他异物残留,避免了原本需要行膀胱切开取出异物的情况,最大程度降低了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术后,在泌尿外科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男孩整体恢复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术中取出的磁珠

医生提醒:像男孩这样将异物塞入尿道的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这些异物多种多样,有胶棒、牙签、棉签、圣女果,甚至体温计、数据线、铁丝、磁力珠、电线等。异物进入尿道后,可能会“跑”到膀胱里,尿道和膀胱黏膜都很脆弱,非常容易引发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甚至严重者造成感染、出血及膀胱穿孔等,危及生命。而且,部分患者会因为尴尬,或异物入体后身体未产生不适而拒绝就医,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不及时取出,尿垢易附着表面形成大块膀胱结石,不仅造成反复感染,还错失了无创取出的最佳时机,若异物是塑料、橡胶等材质,即使在X光片下也很难被发现,不及时告知医生将会产生漏诊、误诊。

医生建议:平时,学校和家长要对青少年加强生理健康教育。尿道异物之所以频繁出现,是因为有部分的人出于好奇或特殊癖好而尝试,这类患者不仅有成年人,青少年也是高发群体。像男孩这样的青少年儿童对身体好奇,却无意损伤自我的孩子不在少数,因而作为家长,除了要关注孩子身体发育,更要注重心理和正确生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在发现孩子出现不正确行为时,建议第一时间就医观察处置,不要过多指责,避免造成心理或二次创伤。

审校编辑:邱枫 叶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