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漳浦融媒”
近日,由漳浦县文联主办、县剪纸协会承办的“郑美丽易拉罐浮雕画作品展”,在漳浦县文学艺术创作交流基地(旧县衙)成功举办。此次展览共展出45幅易拉罐浮雕画作品,全部出自军嫂郑美丽之手。这些作品或展现自然风光,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寄托美好愿景,是郑美丽多年创作心血的集中展现。展览吸引了众多文艺爱好者和群众驻足观赏。
独辟蹊径 变废为宝
“这些易拉罐浮雕画,是我利用废弃的易拉罐,结合漳浦剪纸技法创作而成的。”军嫂郑美丽向笔者介绍道。作为一名军嫂,她举办此次展览,旨在通过作品向所有保家卫国的军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凌波仙子》
郑美丽与剪纸结缘,实属偶然。她性格活泼开朗,因丈夫是军官,便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在儿子上幼儿园时,为了培养他的专注力,郑美丽听从老师的建议,送他去参加了剪纸兴趣班。在接送儿子的过程中,郑美丽也近距离接触,并爱上了剪纸这门艺术。她凭借中专学历和十字绣的功底,逐渐在剪纸领域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和追求。
《金玉满堂》
2016年8月,郑美丽以重在参与的心态,参加了漳浦县民间剪纸艺术职业技能竞赛,并意外地获得了“银刀剪”奖。同年11月,她有幸与漳浦县的剪纸同仁一同前往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参加了由文化部、教育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那次为期一个月的学习经历让郑美丽受益匪浅,她在艺术理论和传统手工艺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龙腾盛世》
从师大进修归来后,郑美丽的创作热情更加高涨。她所创作的剪纸作品如《喜迎建党百年庆》《一廉清正》等,在各类比赛中屡获殊荣。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郑美丽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她独辟蹊径地用易拉罐皮代替纸张进行创作,将废物变为宝,剪出了立体感强、栩栩如生的艺术品,为剪纸艺术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巍巍华夏》
坚持公益 传授技艺
谈及为何选择易拉罐作为创作材料时,郑美丽表示,她是在2021年夏天受到网络平台上某人用洗衣液塑料空瓶制作艺术品的启发。看着家中阳台上堆放的易拉罐空罐,她灵机一动决定尝试用易拉罐进行创作。经过1个多月的研究和摸索,她终于掌握了适合的表现技巧并成功创作出了自己的作品。
然而用易拉罐制作剪纸作品并非易事——由于易拉罐内壁的材质是铝,其具有很强的银质感,虽然材质不太硬,但在收集及制作过程中很容易割伤手指。在创作初期郑美丽不仅手指起泡,双手也被铁皮刮得伤痕累累,但她依然坚持不懈地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万紫千红》
技艺的传承至关重要。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漳浦剪纸这项民间艺术,郑美丽积极参与漳浦剪纸协会的各项活动,并定期在各个小区举办剪纸公益课。十多年来她通过QQ、全民K歌等直播平台坚持开展剪纸公益讲座,传授剪纸技艺和漳浦剪纸文化,积极向大众传播这项传统技艺。
从艺至今,郑美丽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剪纸风格。她的作品圆润匀称、线条流畅、细腻雅致,略带夸张的剪纸风格洋溢着青春与活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近年来,她更是将时尚元素融入传统剪纸风格中,创造出新的剪纸形式,并大胆地将剪纸艺术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将剪纸图案通过“转印纸”粘贴在衣服、帆布袋、防水双肩包上等,这些创意作品深受大小朋友们的喜爱。
《富贵和平》
主办/漳浦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闽南日报
文/林惠卿 供图/张艺君
部分图源/漳浦文艺网
编辑/张涵
责编/王吉成 薛珠玉
监制/陈丽萍 阮彩芳
总监制/杨立宏
为郑美丽,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