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岳坪抵达武汉的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
本网讯(林惠卿 通讯员 卢小林 林妙君)近日,漳浦县一名“00后”小伙辗转3000多公里路,跋涉40个小时,从漳州到达武汉,捐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成为全国第1814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事迹火遍全网。
“有谁认识这位漳浦小伙子,麻烦私发我!”当得知这名小伙是漳浦人时,漳浦县委文明办道德模范工作群、新闻媒体单位以及民间青年志愿者组织纷纷在各个工作群和朋友圈里开启全城“搜人”模式。
8月12日,记者找到这名漳浦小伙,并在他所在的乡镇——长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采访了他。这位小伙名叫陈岳坪,长桥镇春光村人,是湖北某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大二学生。朴实、生涩和稚嫩中带着腼腆,是陈岳坪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谈起为何会去捐献造血干细胞,陈岳坪说缘于一次无偿献血。2023年3月,陈岳坪参加学校组织的一次无偿献血活动,血站工作人员向他普及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一些常识。当得知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可用于治疗白血病等多种恶性疾病时,陈岳坪毫不犹豫地采集了两瓶血液样本,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
“会害怕吗?会不会担心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有伤害?”“会害怕。”虽然血站工作人员一再强调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但对于第一次捐献的陈岳坪来说多少还是有点顾虑的。可一想到自己的捐献可能会拯救一条鲜活的生命,陈岳坪瞬间觉得担心和顾虑显得微不足道。
也许是“心诚则灵”吧!今年2月,陈岳坪接到咸宁市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告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从去年3月份登记到今年2月份,仅用一年的时间就找到了配型血液,陈岳坪内心激动不已,立刻表示愿意捐献。
笔者在漳浦采访陈岳坪
陈岳坪的捐献之路充满曲折。因捐献时间定于7月底,正处于暑假期间,陈岳坪已回到漳浦老家。原计划从漳浦到漳州搭乘高铁去武汉的陈岳坪,受到了台风“格美”的严重影响——所有从漳州到武汉的公共交通都停运了。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进行高分辨确认、体检、打动员剂等流程,时间紧迫。血液专家告诉他,一般情况下,动员剂要连打5天。如果他晚到1天,动员剂就会少打1天,动员出来的造血干细胞就会少一些,患者的恢复效果也会差一点。
为保证造血干细胞的质量,面对这一突发情况,陈岳坪没有迟疑。“这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我不能‘爽约’!”在生命面前,陈岳坪丝毫不敢含糊。他一边规划交通路线,一边联系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最终,他决定于7月26日下午,从漳州乘高铁到厦门高崎机场坐飞机飞往北京,再转飞武汉。全程3000多公里,历经40多小时的跋涉,对于虽是体育专业但身材有点瘦小的陈岳坪来说,多少还是有点折腾。
克服种种困难,陈岳坪终于在7月28日凌晨4时许,抵达了武汉市中心医院。当医护人员得知他辗转了40多个小时才到达时,纷纷被他的大爱所感动。短暂休息几个小时后,医护人员给陈岳坪注射了第一针动员剂。连续打了5天动员剂后,8月1日上午6时,陈岳坪准时来到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最后的准备。
证书
当天上午9时,陈岳坪躺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的床上,两只手臂插着两根针头。他的血液从右臂静脉流出,经过造血干细胞分离机器的分离提取后,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收集起来,而剩余的血液则经由左臂静脉输回体内。就这样,从当天上午9点到下午1点,整整4个小时的时间,陈岳坪捐出了23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患者小刘在书信里表达对陈岳坪的感谢
“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在我生病的紧要关头,是你的勇气和力量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你的坚持和奉献给我和家人带来了新的希望;是你的无私与善良让我们感到温暖。”因相关部门有规定,捐献者和被捐献者不能见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的白血病患者小刘(化名)用温暖的文字在书信里对陈岳坪表达了深情的感谢。
“我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伟大。”如今,已回到漳浦的陈岳坪生活似乎已回归平静。得知自己的儿子进行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后,朴实的父母每天都会准备营养的饭菜给陈岳坪补充营养。而陈岳坪除了每天坚持锻炼外,空余时间还到亲戚家饭店兼职,希望可以为父母减轻一些负担。“对我来说,除了做个有爱、有情怀的人,我还想做个自立自强、掌握自己命运的人。”陈岳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