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张惠娟)为了守护漳浦绿水青山,生猪退养势在必行。但是,退养后,摆在群众面前最急难愁盼的问题就是以后要靠什么发展,家庭经济收入要从何而来?为了不让村民群众因为退养生猪而失去了收入来源。绥安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为退养户找到食用菌种植替代产业,让退养户转型有奔头。

近日,在绥安镇草埔村,养殖户陈菊英正组织人员对自家猪棚进行改造。在此次绥安镇生猪退养工作中,陈菊英家积极配合,主动退养并拆除猪圈。

猪棚是拆除了,可是经济来源呢?这让陈菊英犯了愁。这时,村里经过前期充分调研,发现转型发展菌菇种植有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便鼓励陈菊英家在猪舍原址上搭盖起了蘑菇棚。

“退养后,我们老百姓最担心的是没有经济收入了。”陈菊英说,镇村都替养殖户们找好了出路,现在发展菌菇种植既不损害生态环境,又能稳住经济收入,这下他们就放心多了。

食用菌种植业污染少、效益高,在全国文明村、省级乡村示范村绥安镇大埔村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草埔村两委干部近期通过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为大家讲解生猪退养的必要性和产业转型的规划和前景,有效消除村民群众的顾虑,加快了生猪退养进度和产业转型发展。

草埔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子如表示,下一步,他们村将因地制宜,认真谋划养殖场的转型发展,做大做强菌菇种植产业,引领村民群众学习种植技术,带动大家奔康致富。

绥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目前已计划改造猪舍360平方米为猪肚菇菇房,预计年产猪肚菇4万斤,年产值可达30万元,并以此为样板逐步引导其他可改造猪舍推进产业有效转型,以更实效、更具温度的举措,推进辖区畜禽养殖退养,从杜绝畜禽养殖面源污染上为全力保障鹿溪流域水质得到有效提升打下有力基础。

“我镇大力践行堵疏结合促转型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大埔村菌菇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探索村、企、民三方协作模式,以草埔村为试点,引导猪舍面积较大的养殖户积极转型,保障群众生产收入绥安镇副镇长林晓毅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