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林惠卿 戴裕辉)盛夏,东山保卫战胜利70周年之际,在漳浦县旧镇镇的秀才村——后垅村一栋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房里,见到有人来访,瘦弱的老兵林清海缓缓从椅子里慢慢地站起来,然后吃力挺直佝偻的腰背,和蔼地招呼来访者。
“听不清了,你们跟他说话要大声点。”林清海的老伴黄秀凤提醒记者。可是林清海却指指耳朵说,“不会,我还能听得到”,语气里透出一股老兵身上所具有的倔强和不服输的劲。
“优!作战勇敢,思想纯洁,工作肯干、肯学习。”林清海拿起随身携带的复员证,只见在鉴定一栏赫然地写着以上几个大字;在立功栏里还清晰地写着“三等功一次”。林清海一边抚摸着复员证,一边跟记者讲起 70年前的烽火岁月。
为摆脱贫困选择参军
1932年,林清海出生在后垅村,父亲在他3岁的时候早逝,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顿。林清海18岁时,村里来了号召大家参军入伍的宣传队,当时他想,与其在家里务农没什么收入,倒不如到部队当兵去。但林清海要到部队当兵的念头遭到母亲的反对,母亲舍不得林清海离开自己,更担心家里的农活没人干。林清海来到征兵宣传队咨询征兵相关事宜,宣传队员告诉他,如果去当兵的话,家里的农活会有人过来帮忙耕种。这样的回复直接打消了林清海心头的顾虑,于是他回到家里, 把家里唯一的财产——一头牛牵到家门口的荔枝树旁,并在牛的旁边放了两桶水和一把稻草,就这样悄无声息跟着部队走了。
于是,在1951年2月,19岁的林清海应征入伍,成为福建龙溪漳浦独立营四营八区队一名战士,参加了漳浦剿匪战斗。后来,部队经多次整编,林清海最终成为公安80团战士,1953年5月,随部队入岛、7月参加东山保卫战。
参加东山保卫战是一生的荣耀
回忆起自己一生难忘的战斗,林清海眼噙泪花。他说:“那场战争下来,好多战友都牺牲了,我很幸庆自己还活着。”
林清海回忆,1953年7月16日,国民党1万多人进攻东山岛。当时林清海所在连队的主要任务是支援公安80团2连坚守东山岛的核心阵地——公云山200高地,当时国民党至少攻了9次都没打下来。虽然那时我军武器装备还比较落后,而敌人拥有全副美式装备,并且进行了专门训练,但在这种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我军还打落了敌方的几架飞机,让战士们兴奋不已。在战场上,更让林清海难忘的是,战斗打响后,他的副班长(轻机枪手)第一次负伤不下火线,坚持作战,而在敌人第二次进攻时不幸中弹,直接倒在他面前。面对战友的牺牲,此时的林清海却无能为力,这样的场景也一直存在他的脑海里永远挥之不去。
在战斗中,除了要与敌人作战,物资上的紧缺也成为战士要攻克的一大难题。“我们当时经常是有一顿没一顿的,战士们时常属于饥饿状态。” 林清海告诉记者,在粮食和水极其缺乏的时候,战士们还以尿充饥。说到这里,林清海言语哽咽,早已泪流满面。
在这场战争中,最终,我军凭着着强大的人民力量和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战胜了敌人。胜利后的林清海所在连队被评为“五好连队”,林清海也获赠一支50式冲锋枪。
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林清海却时常梦到战争的战士们。出于对战士的怀念,今年清明节,林清海到东山战斗烈士陵园祭扫参加过东山保卫战的烈士们,同同行的工作人员和家属一边观看保卫战纪录片,一边回忆服役时的峥嵘岁月。“参加东山保卫战是我一生的荣耀。”看到精彩之处,林清海动情地表示。对于林清海来说,纪录片播放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他坐在椅子上,秒变解说员,和大家讲起了战斗故事。
复员回乡务农只字未提功绩
战斗胜利后,林清海一直在东山整训,并于1954年因训练突出,荣立三等功一次。1956年,林清海从部队复员回到漳浦县。刚回到部队时,政府想把林清海安排到万安农场工作,但看到家里柔弱的母亲和妻子,自己又是家里主要的劳动力,林清海自觉这么多年来亏欠亲人太多,于是决定回家务农,待在亲人身边。
回乡后,林清海将组织关系交给村党支部,退伍手续交给地方民政部门,对自己参加过东山保卫战的功绩只字未提。他的子女们也只是从父亲手中的复员证和奖章依稀知道父亲当过兵。
复员后,林清海就拿起农具到公社劳动,还当过公社食堂的总务。从农民成为战士,又从战士成为农民,经历过战场厮杀的林清海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一直以来,林清海一直靠参加生产劳动获得的收入养家,除了政府每年给他的优抚金,他一分也没向国家多要过。
这些年,村里常有人说:“老林,你参加东山保卫战又立过功,除了带回一些奖章和一本复员证,什么好处都没有得到,太吃亏了。”林清海说:“和那些牺牲在战场的战友们比,我已经很幸福了!”
如今,已经92岁的林清海,这几年做了两次大手术,身体每况愈下,但他依然克服身体的不便,受邀到驻地部队、学校讲战斗故事。他希望能够将参加东山保卫战战士们的感人事迹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爱国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