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李顺杰 见习记者 陈潘婷)“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春季正是河鲀最肥美的时节,也是河鲀中毒事件的高发期,漳州市河鲀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最好不要购买、自行捕捞和食用野生河鲀,谨防河鲀中毒。

近日,漳浦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就“你对河鲀了解多少”为主题进行街头随机采访。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群众只知道河鲀有毒,但具体有多毒并不清楚。

于是,记者来到盛产河鲀(养殖)的佛昙镇东坂村,向漳州市河鲀协会会长戴云峰了解安全食用河鲀知识。据他介绍,一般每年2月5月是河鲀卵巢的发育期,含毒量极为丰富。看似鲜美的河鲀,其眼睛、内脏、血液等部位中都含有剧毒,人中毒后也没有特效药,而确保河鲀是否安全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确认河鲀的品种,看它是否来源于国家农业部审批的鱼源基地及备案的企业。

要安全食用河鲀,除了选好合法来源的品种,还需要专业宰杀河鲀技术,确保清除带毒的各种脏器和血液。

“养殖暗纹东方鲀宰杀的第一道工序是放血,要将其动脉剪断,让它流血20至25分钟后才能宰杀。宰杀的过程大约需要三分钟,要先去除眼睛、内脏,清除干净后,在低温零度以下用冰水泡20分钟后才能进行包装,整个加工流程需近1小时才能彻底去除毒性。”戴云峰说。

为进一步保障河鲀的食用安全,漳州市河鲀协会还向当地养殖户和餐饮户提供专业的河鲀养殖技术和烹饪控毒培训。

“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我们协会每年都举行培训班,目的在于让养殖户懂得如何规范养殖、控毒,同时向餐饮户开展培训,经培训合格后向相关从业人员颁发烹饪宰杀控毒证书。”戴云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