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漳州台 陈淑芬 吴志伟 漳浦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近日,漳浦县绥安镇英山村的王女士在家中发现一大批官方税契,数量有300多张,大部分保存完好。

这批税契尺寸大小不一,年代跨越乾隆、嘉庆、同治、光绪、民国、解放后等多个时期,最为久远的为清乾隆三十八年,距今已200多年,最近的为195年。其中有房契、地契、粮户执照、田赋执照、交粮单、纳税单,以及一小部分民间的合婚书、过房书等。
  税契大都是用蚕丝纸毛笔书写而成,立契时间以及中间人、代笔人签字画押等信息一应俱全。这些官方税契饱经岁月洗礼后,字迹仍清晰。
  漳浦县文史爱好者林建东表示,这批官方红契保存得比较完整,当事人双方订立契约,完税后由政府在契尾加盖印章,相当于官府颁发的财产所有权证,足以证明是官府的‘税契’。
  漳浦县档案局局长王朱林表示,这批官契内容完整,自成体系,其中蕴含大量的历史信息,如土地出让的形式、交易使用的货币、地名方位变化、地契文书的规范以及民间的契约等。这批官契对于研究漳浦县土地管理、分配买卖、区域地界、地名沿革的历史变迁以及民间习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民间文史资料的保存,需预防自然磨损、阳光、风尘等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另外,虫蛀、鼠咬、水浸等对资料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有人也可考虑将文物寄存或者捐赠相关档案馆、博物馆妥善保管,进一步发挥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