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洪一)近日,到位于赤土乡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丹山文化公园、白鹭森林公园和红三团水磨党支部旧址等景点游览的游客都说:“看过的景点不少,但这里整洁有序、干净卫生的环境,让人感到特别舒适,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这得益于近年来该乡全面开展、持续至今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该乡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确立“党委政府主导、专业队伍实施,社会力量参与、群众积极响应”的工作方向。即由乡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担任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总体工作的安排、统筹和协调;以政府购买服务确定的第三方专业企业为主要实施力量;以卫生示范点(路)或“袖珍公园”、“口袋公园”等项目实施为切入点,以打造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为目标;最终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多维度多角度共同监管的长效机制。
同时,该乡从治理生活垃圾、无序堆放、家禽家畜散养和违章搭盖等方面着手,分类分段、同时展开,有序推进、精准施策。截至目前,累计整治拆除牛蛙养殖场14处共计17亩、畜禽养殖场27处,退养各类畜禽12万羽以上,清理河道、沟渠近30公里,拆除违章乱搭盖4000多平方米,清理清运垃圾1635吨。农村垃圾收集率达99.3%以上,转运率达100%,基本做到日产日清。
此外,该乡积极推进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做实”的原则,统筹推进一批农村户厕公厕提升、道路硬化亮化、古厝古堡修缮、村镇污水处理和污水管网配套工程等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工程建设项目。在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呈现出大幅提质提升的同时,拉动旅游经济,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该乡立足实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强调整治提升的同时又力戒大拆大建、避免过度的统一和水泥化,尤其注意保留乡村风貌,着重突出乡土气息,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和乡风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古民居、古建筑、古树木、古农具等文化遗迹遗存的保护,大力弘扬农耕文化、诚信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脉,努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乡村风貌。
截至目前,该乡共有4个村分别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森林村庄”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守着一方山水的村民也成为“美丽经济”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