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柯国伟)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或浓或淡、或枯或燥,在宣纸上浮现一个个充满翰墨之香的古老汉字,这就是青年书法家柯少岩的艺术人生。

  柯少岩,福建漳浦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书法多次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展览,曾被漳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拔尖人才称号,并在诏安期间当选为诏安县书协副主席。“取得这样的成绩是艺术人生额外的奖赏,能从事艺术,才是我最大的幸福和满足”,谈起如何走上从艺这条路,柯少岩一脸的喜悦和欣慰。

  小时候,祖父丰富的藏书是他童年最好的“小伙伴”,父亲年轻时爱好音乐、绘画,伯父是当地小提琴好手,浓郁的家庭文艺氛围让他读小学时,就迷恋上水墨涂鸦和临摹欧楷。上中学后,在漳浦一中画室,他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素描、水粉、水彩,打下良好的造型基础。

  参加工作后,他转而主攻书法,仰慕乡贤黄道周的道德文章,研习草书、行书、金文、魏碑等经典碑帖,交游广泛,勤学苦练,作品陆续参加全国性大展,文章发表于《书法导报》《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等专业刊物,并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而立之年,他走出漳浦,来到“中国书画之乡”诏安,为寄思乡之情,自号“鹿溪”。诏安是传统书画的沃土,在此期间,他主攻草书、古隶创作,学习写意花鸟;并从学习传统书画理论逐步扩展到传统哲学、美学,有论文发表于哲学刊物,成为省哲学学会理事、省闽学研究会理事,通过参与学术圈的交流,进一步提升学术研究的深度。不惑之年,他赴福州工作,居住在南后街对面,涉足朱子学研究,取斋号为“朱紫堂”。三坊七巷有“半部中国近现代史”之誉,林则徐、陈宝琛、严复的事功文艺让他深切感受到儒家文化的魅力:立德、立言、立功,这“三不朽”依然可以成为当代人的价值追求。

  “当你真正深入其中,方能了解书法的玄妙和精深,令人景仰而欢喜。”多年来,柯少岩远离喧嚣,静心埋首故纸堆中,临摹古人丰厚的碑帖遗存,领悟其中的奥妙和乐趣。书法是一种以线条笔墨的浓淡和空间结构的独特布局表现人生的艺术。在学习历代经典作品时,他注重体察古代大师与所处时代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用心领会经典作品传达时代精神的图式。他认为,当代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当代作品要体现出一个书法家对时代精神、人生经历的独特思考和感悟,任何封闭自足都将自缚手脚,无法在艺术上有所创新和突破,走向一潭死水。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艺术创作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根植于传统之上的灵根重植。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和思考,柯少岩形成独特的艺术美学观:“苍、雄、拙、朴、润”。这充分体现在他的大草创作中,从早期筑基晋唐小草,到深入宋明大草,以及现在的草书逐步融入篆书、隶书、魏碑、唐楷等笔墨意象,突出空间意识,力图超越传统的审美范畴和技术规范。他始终围绕与古典对话、与时代对话的命题,努力把丰富的阅历、学养和思想锤炼成笔墨意象,又试图把笔墨意象提炼成人格、精神的抽象符号,表达他勇于变革、追寻伟大时代发展的精神。

  如今,柯少岩还涉足当代水墨研究。他以道家“上善若水”的思想,进行《潮》和《亦山亦云亦水》两个系列的笔墨实验,意在通过“水”这一题材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人生就该像水一样,顺势而为,能处低、能居高,以平常心观自在。那么在自己的艺术人生中就会多几分从容,但又不失伟岸、刚毅的人格精神,‘水’主题创作正体现了一种至柔至刚的精神”,他的艺术思想正在走向更加沉邃、清简、雄毅……

  现在,柯少岩的工作虽然繁忙,但他经常利用出差或工作间隙思考一些艺术上的问题,将所思所得记录在手机里,形成《注书谱》、《论历代碑帖》等文稿。他说:“艺术没有终点,书画是种富于人格情怀的艺术,我将矢志不渝地潜心追求。”这也是久久为功的一种艺术精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