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张文艺)以更高的站位推进“双创”,以更强的力度加快建设,以更实的举措精准发力......不知你是否感受到,今年来,我们县城靓了许多,道路上干净整洁,人行道宽敞明亮,小区居民的笑容更多......这得益于漳浦今年初吹响“双城同创”的号角!

  其实,在创建工作伊始,大家都抱着观望的态度,在茶余闲聊之时偶尔提起“创卫”“创城”话题。然而就在大家觉得这只是“一阵风”的时候,各种“创卫”“创城”行动紧逼而来,全县上下都绷紧了弦!私搭乱建少了,卫生死角清理了,物业的精细化管理逐见成效了。短短数月,县城居民的生活环境真的变好了!

  还记得去年8月1日凌晨,受9号台风“纳沙”和10号台风“海棠”影响,漳浦经历短时强降雨。县城印石路、盛唐等路段淹水严重,西湖公园道路淹没在水中,路上许多汽车浸泡在积水中。居民们眼睁睁看着门外一片“泽国”,无法正常外出工作生活。他们身堵在小区,更“堵”在心里。今年的几场大暴雨,都让小区住户们心有余悸,可令大家意外的是,每次暴雨来临,及时的排泄积水,人们不再为大雨肆虐而心中忐忑。即使是出发上班时还及膝的积水,下班后就都不见了!这就是变化!这就是便民!

  心齐气正,携手共创。如今,在许多社区或公共场合,时常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或妇女同胞,或村街、社区的同志们,或机关的领导、普通干部,每个人都自觉自愿地投入到清脏治乱的行动中,把手中的扫把当做绘制五彩画卷的画笔,不断净化美化自己生活的家园。

  为让县城“颜值”高起来,漳浦县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各类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新建龙湖公园、鹿溪公园、道周文化主题公园,优化提升西湖公园、石斋公园、绥东溪公园等;九曲岭公园、南湖湿地公园、印池潭公园、县城中心公园等正紧锣密鼓建设中。

  特别是今年,已投入4亿多元推进五馆一中心(体育馆、城市规划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中心)的建设;投入7200万元对污水厂三期进行提标改造。此外,绥东溪、南门溪等内河治理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县城区建筑垃圾临时堆放场即将建成使用,中心汽车站预计12月底可搬入使用。目前,已完成对绥安中心市场、青年路农贸市场、北市场等三个市场的改造提升并投入使用;改造完成大亭路和金鹿路中转站,一中旁边停车场也建成使用。

  “创卫”“创城”永远在路上,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荣誉,更是为了改善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它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更是每一位居民的事,为市容环境带来的改变是最直观的,我们可以感受到它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如今,漫步漳浦县城大街小巷,大家都会惊喜的发现,县城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越来越干净、整洁、通畅。但我们更应该关注创建活动带给我们的观念、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些精神层面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创卫”“创城”既是城市硬实力的提升,更是居民习惯与精神上软实力的再次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