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翁永祥)四面环山的老区南浦乡,青山绿水孕育出一个钟灵毓秀的竹乡,翠竹夹道相迎,村道深处传递红色基因。近年来,南浦乡在竹林绿海中所打造出的乡村特有红色生态休闲观光线路,形成独特的一种游山玩水休闲、田间山丘娱乐、红色绿色互映美丽风景,使人体验到一种心灵之旅、思想之旅、精神之旅、生态之旅。

  积极挖掘保护红色历史遗址

  南浦乡近年来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寻找和挖掘本乡红军时代战斗过的历史印记,投入部分资金,保存下来的有红军楼、大坪村以及相关红色印记。

  南浦村的“红军楼”,在当地又称南浦大厝,自1901年建设以来,已有119年的历史。1932年4月,中央红军入漳后,在这里成立中共漳州中心县委,作为当时开展农民运动、建立红军苏区的重要活动场所,其墙壁尚存中央红军和署名为闽南革命委员会警卫营标语字迹。南浦“红军楼”也是中共漳州中心县委机关第一个旧址,对当时红色革命运动在漳浦区域内有效开展革命斗争具有重要的里程碑。

  位于南浦乡西南部的革命老区村大坪村。1932年4月24日,中央红军东路军第三军占领漳浦,根据毛泽东关于建立闽南苏区的决策,在漳浦建立县革命委员会,在广大城乡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土地革命斗争,提高了根据地中心区及周围农民的阶级觉悟和革命热情。大坪村为龙溪圩周围乡村,该村是靖和浦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最早成立的乡苏之一。随处可见的红军文化墙,再现红军革命史。大坪村东西南北各有一个城门,翻新的西门城墙通道,悬挂着大坪村的红色革命史。庙后的西门公园绿意央然,公园的中心位置,苏维埃政府第一村的石碑彰显红色魅力。

  红绿结合打造红色旅游路线

  南浦乡充分利用上级文物保护经费和多方筹集资金修缮红军楼、红军林及其周边房屋等基础设施,并征集了一大批革命文物,分别进行陈列布展,红色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2016年,该乡依托万亩竹林绿海,以红军楼为中心,修缮了红军楼门前小院、休闲小广场、到后山步行道等,还对景点整体环境进行了统一规划,从新布置展览,对外开放,文物保护修缮工作成效显著。同时,对大坪等乡村红色足迹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和修整,如建设和修缮红军楼、红军林、红军路等。近年来,该乡共投入到乡村道路建设、生态水系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资金五千多万元。

  资源利用红色旅游成效显现

  南浦乡紧紧抓住“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富美南浦”的旅游理念,围绕红军楼、红军林等红色品牌主题,准确定位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大力提升红色景区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拓宽红色旅游产业市场,使南浦红色旅游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呈现出良性增长的发展态势。

  特别是在县委、县政府实施红色旅游、全域旅游开发以来,该乡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红色旅游项目,红色旅游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通过科学规划、遗址保护、环境整治、学术研究、文物展示、宣传推介、旅游开发等,打造南浦乡文化旅游精品。以红色文化为中心,立足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带动乡村旅游,将溪滨景观带、古镇文化园、祖师文化园、红军文化园等项目串珠成链,发展成为经典的红色游线路。其次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红军楼”为轴心,坚持面向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育多样的爱国主义平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总之,南浦近年来抓住乡村生态红色旅游持续看涨的机会,与乡村振兴形成新的互动,以红色文化为中心,打造生态乡村游和红色文化游,有效地把靖和浦的红色革命的文化传承起来,让人们既能重温红色岁月,品味红色文化,感受革命战争年代的意志品格,沐浴在绿水青山的红色文化中感悟新时代的奋斗精神,从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同时,让人们在生态竹林果园里体验农民劳作的艰苦和朴素,集思想教育、历史教育、爱国教育与观光采摘、娱乐休闲、放松身心为一体,为农村振兴增添绚丽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