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6月30日电(记者乔本孝 尚昊 陈弘毅)“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福建龙岩南山中复小学校园干净敞亮,十几名骄傲的“红领巾”围绕老师身旁,齐声朗诵《七律·长征》。刚刚踏上漫漫求学路的他们,对“两万五千里”也许只有模糊的数学计量概念,却个个了解“长征起点”在家乡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学校所在的中复村被称为“红军长征第一村”。毗邻村东的松毛岭,东接龙岩、上杭,西通长汀、瑞金,是中央苏区的东线门户。1934年9月23日,时值中秋,红一方面军第九军团和红24师在松毛岭打响了长征前保卫中央苏区的最后一战,“战事之剧,空前未有”。9月30日,奉中革军委命令,红九军团主动撤出松毛岭保卫战,在中复村集结出发,开始战略转移,成为中央红军率先长征的一支队伍,直到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到今天整整82年。
按照村里的计龄传统,今年虚岁82岁的老党员钟开衍是长征的同龄人。1934年,中复村观寿公祠前,新婚的赖二妹送别丈夫钟奋然踏上长征路,十个月后诞下遗腹子。呆坐门槛,一晃三十年,赖二妹没望来凯旋的丈夫,却收到迟来的噩耗。
心想着让革命的老钟家枝繁叶茂,赖二妹给儿子起名钟开衍。如今,赖二妹已和丈夫在另一个世界团聚。每年清明、中秋两节,钟开衍都带着四个儿子和一众小辈,一大家子在父亲衣冠冢前清扫祭拜。衣冠冢正对着当年赖二妹坐穿的门槛,棺材里放的是她每年给丈夫做的一双新鞋,齐齐整整30双。为什么选择中秋祭扫?那是松毛岭战役打响的日子。
在龙岩,红色基因不仅仅口口相传的家族记忆,更是弘扬光大的时代精神。
从中复村所属的长汀县乘“红色高铁”,直下龙岩上杭,半小时后抵达古田会址。逶迤苍茫的社下山,白墙青瓦的廖氏宗祠庄重古朴,“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字鲜艳夺目,无声诉说着此地在历史长河中的不凡分量。
古田会议纪念馆馆长曾汉辉表示,时隔80多年,古田会议精神对当下仍有重要启示。“古田会议精神启发我们在工作中始终以问题为导向,以为人民服务为基点,以思想政治工作为统领;它不仅是共产党人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文明的伟大结晶。”曾汉辉说。
据曾汉辉介绍,近年来,前往古田会址接受红色教育的人数呈井喷式上升,仅去年就达358万人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联想、神州数码等高新技术企业代表也积极前来学习,感受星火燎原的革命“创业”精神,汲取共产党人的历史养分。
从学校到家庭,从革命旧址到纪念馆,红色基因不断延续,革命精神始终传扬。近年来,革命老区龙岩着力保护红色资源,弘扬革命传统。加强党史研究,编辑出版党史著作近30部合1000余万字;加大文保投入,三年来向全市410处革命旧址投入4.9亿元;丰富红色载体,通过文艺创作、纪念活动、专题讲座、基层宣讲、红色旅游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让红色文化生生不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