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中最好的年华是在这里度过的。”

“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深有感情。离开福建以后,我也一直关注福建。在这里工作期间的一些思考和探索,在我后来的工作中仍在思考和深化,有些已经在全国更大范围实践了。”

3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22日下午,习近平在南平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同科技特派员、茶农亲切交流,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春风解花语,知是故人来。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带着对福建人民的深情厚意、带着对福建发展的殷切期望,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踏上了曾经工作生活了17年半的福建大地。

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十四五”规划刚刚审议通过,福建怎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实现开好局、起好步?党的百年华诞即将到来,全省上下要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赓续党的优良传统,奋进第二个百年?

这是一个温暖的时刻。四天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在省委书记尹力、省长王宁等陪同下,深入绿色南平、如画三明、山水福州,走进青山绿水、来到群众中间、看望父老乡亲,说发展、谈未来,话家常、忆乡愁。

福建的巨大变化令人目不暇接。生态保护、卫生健康、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科技创新、改革深化、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仔细看、认真听、反复问。他说,一路走来,感到八闽大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令人很高兴。

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仲春时节,九曲溪畔层峦叠翠、云海排空。

这里,拥有约210平方公里未受人类活动破坏的原生性森林植被,是世界同纬度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

这里,拥有典型丹霞地貌的绝妙景观,保存着新石器时期古越族人留下的文化遗迹,是闻名中外的“朱子文化”和世界红茶及乌龙茶的发源地。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第一站就来到这里——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一张老照片,挂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走廊上,并不起眼。习近平总书记路过时停下了脚步。那是陡峭绝壁上的大红袍茶树。

习近平总书记回忆当年,大红袍母树一年采摘八两左右,人们拿小铜壶装着,视为宝贝。而如今,漫山遍野,碧海缀金。茶,成了武夷山千家万户的“宝”。

岁月如歌,深情如故。武夷山水,总书记牵挂在心。

1999年12月,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福建世界遗产零的突破,时任代省长的习近平专门致信祝贺。此后,他又推动出台了武夷山“双世遗”保护的相关条例。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智慧管理平台综合运用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对公园“天地空”全方位、全天候监测管理,提升了生态保护能力。

总书记通过大屏幕察看浩渺的“绿色海洋”。黄腹角雉、眼镜蛇、黑熊、穿山甲,一度难觅踪迹,而今不时出现在巡护镜头里。

野生动物的保护情况怎样?游客流量如何合理调控?总书记听得认真,问得仔细。他说,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国家公园是什么“公园”?它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风景旅游区,生态保护才是首要功能。这是人类社会保护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智慧方式之一,对平衡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有重要意义。

2016年6月,武夷山入列全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既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组织,又是地处“双世遗”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入列绝非偶然。多山、多水、多绿的美丽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践行地。

早在2000年,他前瞻性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省战略构想。他说:“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使八闽大地更加山清水秀,使经济社会在资源的永续利用中良性发展。”

随后,福建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习近平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他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福建率先在全国探索生态省建设。

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就是一个生动案例。

习近平先后5次赴长汀调研:“我给大家讲,给生态投了钱,看似不像开发建设一样养鸡生蛋,但这件事必须抓。抓到最后却是养了金鸡、生了金蛋。”

2012年3月,习近平在京看望全国两会福建代表团时,殷切嘱咐:“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

2014年,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时提出,要让福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

谆谆叮嘱,殷殷期盼,在闽山闽水之间回响,汇聚出澎湃的“绿色合力”。

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到率先建设生态省,从全国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到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歇。绿色,成为发展最亮的底色。

丹山碧水已然作证——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经过4年多的努力,武夷山国家公园圆满完成各项试点任务,为我国在集体林区、重点旅游区建立国家公园探索出样本。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的就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走出智慧管理中心,总书记再次叮嘱,“武夷山有着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资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最重要的还是保护好。”

乘竹筏沿九曲溪顺流而下,仰观壁立万仞。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总书记深情寄语:“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武夷山水间,嫩绿的茶叶吮吸甘霖,尽情生长。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22日,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里,茶农们在科技特派员指导下,忙着“压青”,把套种的油菜花埋到土里作为“绿肥”。

温暖的午后,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燕子窠。科技特派员、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向总书记介绍了他们团队的“生态栽培技术”:通过套种大豆、油菜花,既减少化肥使用、增加土壤肥力,又有效防治病虫害,带动茶农增收。

“技术是你们首创的吗?”总书记很感兴趣。“是的,这是我们独创的做法。”廖红回答。“好啊,你们把论文写在了田野大地上!”总书记十分高兴。

茶农们放下手中的活,围上前来,问总书记好。

“有多少亩茶山?”“一年收入有多少?”站在青翠茶树间,习近平总书记察看春茶长势,与茶农拉起家常,聊起了科技特派员制度。

时光在闽北山水间留下深深的印记。20年前,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多次到南平田间地头调研,亲自倡导并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2002年8月,他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结合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的调查和思考,提炼出“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夯实工作基础”的农村工作思路。

2006年,科技部、人事部共同在南平召开试点工作会议,总结推广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创新实践。从此,把这项兴起于福建,“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的制度推向全国。

2019年10月,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广大科技特派员要秉持初心,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全中国都有‘科特派’。农村是有生机活力的,乡村振兴要靠科技深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叮嘱,要很好总结科技特派员制度,继续加以完善、巩固、坚持。

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看着幸福洋溢的笑脸,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说,武夷山这个地方物华天宝,茶文化历史悠久,气候适宜、茶资源优势明显,又有科技支撑,形成了生机勃勃的茶产业。

正如总书记所期望,如今福建茶产业春意盎然,一片绿叶带富一方百姓。到2020年,福建全省茶园面积336万亩、毛茶产量46万吨,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超1200亿元,居全国第一。茶产业成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为广大百姓打开了致富之门。

乡亲们记忆犹新的是,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与茶“结缘”,留下了许多感人佳话:两赴厦门军营村,拨专款帮助购买制茶设备,与村民一起找致富路;在宁德重视茶产业转型发展,4次到坦洋村与村民谋划茶产业发展,《摆脱贫困》一书有8篇12处讲到茶叶;在南平调研,结交了“屡败屡战”的农民朋友,鼓励他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安心把茶叶种好……

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总书记对闽茶念念不忘: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将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福州茉莉花茶等作为“国礼”赠送外宾;2020年10月广东潮州古城考察,同当地群众亲切交流,谈起福建喝工夫茶的场景……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喝过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我的心和你们的心是永远贴在一起的。”这是当年习近平离任宁德时,在挂钩联系的坦洋村,与茶农们话别的场景。

这一天,这一幕,在这片奇秀甲东南的大山里,再次上演。

“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临行前,习近平总书记嘱咐大家,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福建茶农说,这次看山看茶,总书记走在草木间,也走进了大家的心田里。

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

“苍崖无古今,碧涧日千里。”武夷山隐屏峰下,九曲溪畔,坐落着古朴典雅的朱熹园。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朱熹园。

沿着石径拾阶而上,幽幽鸟鸣声中,写着“武夷精舍”四个大字的石牌坊跃入眼帘。800多年前,宋明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在此创建武夷精舍,著书立说、兴教传学,构建了理学体系,将儒家思想进一步传承创新。

为总书记做讲解的张建光,曾任武夷山市委书记、现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当年就与习近平总书记认识。

老朋友相见格外亲切。从书院创办与发展,朱熹生平、研究与教育情况,到朱子理学历史地位,张建光娓娓道来,总书记听得十分认真,不时交流。

在展厅墙上,展示着朱子民本思想语录,习近平总书记在此驻足。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这句古语,诠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就出自朱熹的《四书集注》。

从民本思想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跨越近千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新时代传承发扬朱子文化有何意义?张建光谈了自己的见解:“有利于赓续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两岸文化认同,有利于促进中华文明发展。”总书记听完,点头赞许。

感慨于一路见闻,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说:“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他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

正是在习近平推动下,1999年12月,朱熹园所在的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其“文化”部分与朱子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朱熹所作《九曲棹歌》中这样描绘。青山绿水、琅琅书声,朱子理学在这里播下思想的种子,成就中华传统文化大观。

从山东曲阜的孔子研究院,到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再到今天的朱熹园……对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总书记念兹在兹。

“从整个国家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我们已经树立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无论是在民族危亡,还是在民族昌盛时期,这种自信心都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稳定的成分。正是这种自信心,使中华民族度过了近代史上许多内忧外患的危机,使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有了令人敬佩的今天。”在宁德工作时撰写的《闽东之光——闽东文化建设随想》中,习近平分析道。

拥山面海的福建,文化多元绚丽、底蕴深厚。

在闽工作期间,习近平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他倡导弘扬闽东之光,激发闽东人民蓬勃奋进的动力;他关心文艺团体生存发展,推动戏曲、歌舞、书画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他极为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延续福建文化的“根”与“魂”奠定了坚实基础……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福建省委和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持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福建多元文化展现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思维和眼光正如朱熹园外的如黛远山,深邃而宽广。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铿锵宣示。

2000年1月27日,习近平当选福建省省长。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态:“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须使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员都牢牢记住,人民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必须为人民谋福利,切不可忘记了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

群众的冷暖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重点。23日,总书记来到三明沙县总医院察看医改惠民情况,实地了解这一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成效。

三明是一座老工业城市,职工赡养比低、医保基金曾经收不抵支,同时受困于不合理的医疗、医药体制,药品和耗材价格虚高,医保基金浪费巨大,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反映强烈。自2012年起,三明开始探索“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改革。

改革怎么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听取三明医改情况汇报,肯定三明医改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明显的,要注意推广。“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

考察中,相关负责人向总书记汇报,通过改革,实现了百姓得实惠、医院得发展、医生受鼓励。三明居民住院次均费用和年均增幅,远低于全国费用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去年全市医务性收入占比,比改革前提高23%;药耗占比,比改革前下降27%。

作为首批国家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福建在充分吸收三明等地医改经验基础上,挤压药品虚高水分,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成为全国医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破题先锋。

百姓有没有获得感是医改成功与否的标准。

23日上午,沙县金沙高级中学教师翁华,来到沙县总医院的医保服务站咨询:由于长期用药,自己的个人医保账户一直“清零”,可为什么最近意外发现有了结余?工作人员告诉他,医改后,报销起付线降低,药品价格也降低了。

在门诊大厅,翁华遇到了正在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亲切询问了他的病情,并嘱咐他注意健康、保重身体。

习近平总书记对现场的医护人员说道,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

百姓的幸福始终在习近平心里最深处。我们追寻时光的脚步,来看看几个镜头。

1989年7月,清晨6点,习近平从寿宁城关出发,坐车加徒步,花了整整5小时来到宁德下党乡,现场办公帮助破解交通建设、产业发展等难题。他当场表示:“下党不摆脱贫困,我们就愧对乡亲父老。”下党乡在习近平的关心推动下,从此一步步走上致富路,2019年实现了脱贫梦想。

1999年11月,习近平收到了一封反映“外来务工者子女上学难”的来信。习近平认真看完后,亲自提笔回信,并推动福州市出台了外来务工从业人员子女就学暂行办法,解决了这一问题。

2000年7月,下午2时,烈日炎炎,习近平一头扎进福州台江苍霞社区里的老木屋。在蒸笼一样热的小屋里,他与困难群众交流了整整半小时。走出来后,习近平对相关部门干部说:为什么这时候请大家到这里来?就是让大家体会一下。一个月后,近万人的动迁工作顺利结束。

“当官,当共产党的‘官’,只有一个宗旨,就是造福于民。”1990年3月,习近平在《从政杂谈》中这样写道。

谁对百姓好,百姓就拥护谁。

沙县总医院调研结束后,翁华和大家一起送习近平总书记走出医院的大门。这时翁华才发现,门外街道两旁不知何时早已站满了群众,大家挥着手,用热切爱戴的眼神望着总书记。

“我的眼泪一下就下来了。”翁华由衷感动,“人民领袖为人民!”

从“百姓省长”到人民领袖;从“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更重要的是看当地群众的生活状况改善程度”到“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

转换的是时空,不变的是深情。

总书记在考察中强调,“十四五”期间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加医疗资源,优化区域城乡布局,做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希望沙县小吃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领风骚

沙县夏茂镇俞邦村是革命老区村,地处闽中,遍植香樟。

上世纪90年代初,青山绿水与人间百味在俞邦相遇,第一批“小作坊、夫妻店”的沙县小吃,应运而生、崭露头角,村民们由此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怎样让沙县小吃发展壮大、富民兴村?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多次到沙县调研,两次对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作出指示。

1999年3月,习近平在沙县调研指出:“应当认真进行总结,加强研究和培训,深入挖掘小吃业的拓展空间。”

2000年8月,习近平又专门来到夏茂镇调研座谈。他鼓励大家:要找准今后经济发展的支撑点,特别是加强以沙县小吃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喜雨淅沥,香樟抽绿。21年后,夏茂的父老乡亲,再次迎来了心心念念的老朋友。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俞邦村。

“寻根追味”街上,各类沙县小吃琳琅满目。“总书记好!”看到总书记到来,正在摆摊的乡亲们兴奋地打招呼。

“你好啊。这个是什么馅的?都有哪些品种?”“过去每次来三明,要吃一吃沙县小吃的。在当时有意推广,感到它有很大潜力。”习近平总书记愉快地回忆起在福建工作时,当沙县小吃“推销员”的经历。

“欢迎总书记,请多来看看!”“感谢总书记!正是当年您的关心指导,让乡亲们都富起来了!”老支书俞广清和村民们都十分激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期望,如今,“沙县小吃”跳出“农门”、跨出“国门”,走出了一条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之路。目前,沙县小吃有全球门店8.8万家,从业者超过30万人,年营业额突破500亿元,成为沙县的支柱产业。

“扁肉是砖,拌面是钢,建起了沙县的高楼大厦,也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一路给总书记讲解的夏茂镇镇长张卫华说,沙县农民的人均年收入,由1997年的2805元增长到2020年的21855元。

特色优势产业对于农民增收有着重要作用,习近平始终十分关注。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11次到三明,从沙县小吃到清流豆腐皮,从泰宁旅游到大田高山茶……习近平都悉心鼓励指导。

2014年11月回闽考察,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要围绕建设特色现代农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

在总书记的关心下,至2020年底,福建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已突破2万亿元,特色产业成了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俞邦村里喜气洋洋。漫步在整洁的村道,习近平总书记走走停停,与乡亲们话家常说发展:洗衣亭前,询问小吃原料种植情况;小吃街上,关心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在村民新房前,叮嘱老人多保重身体,交代小朋友不要挑食……

全面振兴乡村,创造更高品质生活,沙县小吃如何发挥更大作用?在这充满希望的春天,沙县人增添了信心、找到了答案——

“乡村振兴和城镇化为你们提供了机遇,你们也为乡村振兴和城镇化作出了贡献,可谓是应运而生、相向而行。希望你们抓住机遇、开阔眼界,适应市场需求,继续探索创新,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领风骚!”在特色小吃民俗文化馆前,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沙县小吃寄予厚望。

“谢谢总书记!”“欢迎总书记再来!”“我们一定把沙县小吃做得更好,把村子建得更好!”跟着总书记的脚步,乡亲们挥着手,依依不舍地送到村口、送过石拱桥……

红墙黛瓦,雨淡烟浓。茶的味道、小吃的味道、幸福的味道,洋溢在乡亲们的笑脸上,弥漫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3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23日下午,习近平在三明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考察时,同工作人员、办事群众等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境内最多的是山。“靠山吃山”的福建人,过上好日子的最大指望也是山。唤醒万重山、敲开致富门,是福建人世世代代的梦想。

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调研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情况,与在场的林农们亲切交谈。

沙县高桥镇新坡村村民张祖暖正在办不动产权转移登记。总书记向他了解情况。

“总书记问得仔细,对林业情况十分熟悉。”张祖暖回忆。“我们沙县是林业大县。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多亏了总书记当年为我们指明林改前进的道路,感谢总书记!”在场的干部群众声声感谢。

时光回溯至20世纪90年代,福建林业发展面临着林权归属不清、机制不活、分配不合理的困境,广大林农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绿色腹地三明,空有群山环绕,却找不到致富出路。

1996年5月,习近平到沙县调研时指出:“要考虑林业产业化问题,既然沙县是林业大县,除了要一个林业生态效益以外,还应该要林业的经济效益,真正把林业当成产业来办。”

林改,唤醒重山。

在习近平的亲自主导、大力推动下,福建开启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行“分山到户、均林到人”。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2002年6月,在林改出现徘徊时,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一锤定音,推动福建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考察过程中,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向习近平总书记展示了福建省第一本林地经营权证。这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史见证。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三明是重要策源地。”习近平总书记说,“共产党做事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推进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统一,对重大改革要坚持试点先行,取得经验后再推广。‘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论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早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就坚持改革理念,积极稳妥指导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确权到户后,要注意发现新矛盾、研究新问题。钱从哪里来?一定要考虑如何打通农民和银行之间融资渠道。树要怎么砍?一定要改革采伐制度。单家独户怎么办?一定要走联合道路。”

习近平当年的三问三答,直指深入推进林改症结所在,为真正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科学谋划了长远路径。

2003年4月,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在总结前期经验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的做法。

200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吸收了福建林改的做法。福建林改由此上升为国家决策。

“我在福建工作时就着手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多年来,在全省干部群众不懈努力下,这项改革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2012年,习近平在看望全国两会福建代表团代表时深情说道。

今日福建,有山皆绿,处处都是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6.8%,连续42年保持全国第一,福建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效打通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转换通道。2020年全省林业总产值预计达665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清新福建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欣慰地说,三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很有意义,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城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城里三山古越都,楼台相望跨蓬壶。”从城市上空俯瞰,一片黛瓦相连、庄重含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在钟灵毓秀的福州城中静静散发光芒。

1991年,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主持下,一场抢救林觉民故居的紧急行动、一系列包括“四个一”机制在内的创新之举,揭开了福州文物保护事业的崭新一页,为这座美丽古城保住了文脉、留住了乡愁。

跨越30年,24日,三坊七巷再次迎来了珍爱它的老朋友。

午后南后街,光影斑驳,特色商铺人气满满。走入坊巷,亭台水榭、花木扶疏、挑檐穿枋间,仿佛听见严复发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奋力呐喊,看见林觉民写下“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慷慨誓言,触摸到中国近代史的热血与脉搏,更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多年来为延续福建文化的“根”与“魂”所作的不懈努力。

从南后街步入郎官巷,习近平总书记听取福州古厝和三坊七巷保护修复等情况介绍。

“总书记好!”“常回家看看!”风雨廊一侧,市民、游客热情呼唤,因美丽的邂逅激动不已。总书记微笑着频频向大家招手示意。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位于郎官巷20号的严复故居。这是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严复落叶归根之所,故居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厅堂高敞、气韵不凡,正厅两旁为东、西厢房,现辟为展厅,生动再现严复学贯中西的风云人生。

“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故居墙上,习近平在闽工作期间为严复所作题词清晰有力。

步入展厅,“读史数行泪,看天万古心”“震旦方沉陆,何年得解悬”,一行行泣血之作,总书记凝思着、感叹着。这位转型时代的启蒙先驱,这片热土上的丰富历史画卷,总书记再熟悉不过。

1993年至2001年,福州先后5次召开严复学术研讨会,习近平十分重视。过问会议筹备情况、出席大会发表讲话、会见专家学者和严复后裔、为论文集撰写序言……他在主编的《科学与爱国——严复思想新探》所作序中写道:“时至今日,严复的科学与爱国思想仍不过时。”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始终牵动着习近平的心。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写道:“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在闽工作期间,习近平极为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思想和观点,推动了福州三坊七巷、三明万寿岩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延续福建文化的“根”与“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深刻指出:“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

深情与厚望,润泽八闽。如今的三坊七巷,实现了从历史街区到福州传统文化的展示中心、交流平台以及文创产业基地的“升级”,2200多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即将迎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正焕发愈加夺目的时代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城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殷切嘱托如灼灼明珠,承载自信与骄傲,照亮前行之路。

抓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能为国家作出贡献都会全力支持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创造进步史;一部中华民族文明演进史,就是一部创新图强史。

创新二字重若千钧,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思考。他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这一次到福建来走一走,找家有代表性的企业看一看。看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稍作停顿,“创新。”

24日下午,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进车间、看工艺、问销路,习近平总书记对这家企业自主创新饶有兴致。

福光的发明专利摆满了一面墙。作为我国最早的光学企业之一,60余年来,福光始终坚守主业、聚焦创新,专注光学镜头制造,首创多项行业技术。其中星敏感器光学导航系统,是“天问一号”的“千里眼”,最远可在1000万公里的距离识别火星,实现“万里犹比邻”。

来到科技工作者们中间,面对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庞,总书记语重心长:“‘十四五’时期我们国家再往前走,必须靠创新。随大流老跟着人家是不行的。现在就看谁能抢抓机遇,谁有这样的担当和使命感,谁有这样的能力做好。抓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都会全力支持。谁能做好都是国家的功臣栋梁。”

字字铿锵!现场响起如雷掌声。这是高新企业对走创新之路的坚定回应。

习近平总书记有感而发:“我们要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就得靠我们自己。现在国家把创新作为一项国策,各方面现在都动起来了,规划也在做。”

创新,按下了加速键。“十四五”规划纲要分领域阐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篇章位居其首。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始终对创新高度关注。

主政宁德期间,习近平让宁德成为全省第一个上了2个万门程控电话交换系统的地区。

在福州,他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鼓励、支持新大陆等企业走创新之路。

在福建省省长任上,他着眼于抢占信息化战略制高点,高瞻远瞩地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战略决策,开启了福建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大幕。20余年来,“数字福建”不断创新发展,应用水平不断提升,覆盖了公共行政服务、群众生产生活、城市管理等方方面面,在一些应用领域引领了全国风向。

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作出重要指示: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

多年来,福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5年来,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7.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7%。

2020年1月,中国科技最高领奖台上,福建14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总数为上一年的2倍;三安光电等三家我省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福建企业的重大突破。

创新正成为强劲引擎,助力福建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道路上奋力奔跑。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一代责任在肩

韶华有梦、青春正好。

阔别25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走进闽江学院。闽江学院前身是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闽江职业大学。习近平曾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长达6年时间,是名副其实的“老校长”。

在闽江学院校史和应用型办学成果展示厅,一幅幅老照片、历史资料和印着“校长习近平”签章的毕业证书,都诉说着习近平总书记与这所学校结下的难解情缘。

“1990年我到福州担任市委书记,同时也接过了闽大校长的担子。我想,既然挂了名,就得实实在在当个校长,为学院办点事。”习近平总书记对那段时期记忆犹新。1990年9月,第一次师生见面会后就是现场办公会,习近平针对学校起步面临的难题,要求相关部门负责人能马上解决的现场敲定,一时解决不了的明确日程。亲自上形势政策报告会、主持校园设施建设、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与师生座谈交流、关注学生成长成才,习近平的关心支持一直伴随着闽大发展壮大。 

即使不再担任校长,习近平也一直时刻惦记、深深关切着闽大的发展进步。1999年6月,习近平为闽大15周年校庆题词——“办出特色、繁荣十邑”。2008年、2018年,习近平先后给闽江学院50周年、60周年校庆发来贺信,充分肯定学校办学成就,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我将一如既往地心系闽大,热爱闽大。”习近平在1996年卸任校长之际给师生们的信中深情表达。

“老校长”回来的喜讯瞬间传遍校园。

闻讯而来的闽江学院师生们在校园广场上见到了“老校长”。“总书记好!”“习校长好!”大家激动地向总书记热情问好,习近平总书记露出微笑,向大家挥手致意……一阵阵欢呼声、掌声在校园中响起。

站在当年的老同事和如今的年轻人中间,习近平总书记不禁感慨:“过去巴掌大的地儿,现在这么大的发展,沧桑之变啊!”

“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习近平担任校长时提出的办学理念对闽江学院发展影响深远。“闽江学院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了,但办学方向一直在沿着过去的路子走。”“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金字塔形的。高校不仅要培养研究型人才,也要树立应用型办学理念,培养青年一代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习近平总书记希望闽江学院把立德树人摆在首要位置,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看着同学们青春洋溢的脸庞,习近平总书记寄语他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一代责任在肩。”他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道德高尚的人,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

又一次离别在即,“习校长”给大家送上了最有温度的祝福。

3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24日下午,习近平在福州福山郊野公园考察时,向市民们招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希望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福州“派江吻海,山水相依,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主政6年间,习近平推动建设“海上福州”、保护“历史文脉”、倡导“马上就办”、谋划“3820”工程,勾画跨世纪福州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这里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深情。

郊野福道是近几年来福州市亮点民生工程,备受市民赞誉。这是我国首条悬空钢架城市森林栈道,像一条飘带将沿线公园如珍珠链般串联起来,让市民把满城绿色尽收眼底,实现了市中心景观与山野闲趣的有机统一。

榕城今朝风日好。

习近平总书记信步走上福道,呼吸清新空气,感受枝头新绿。登上观景平台,远眺鼓山鼓岭、俯瞰西湖左海,总书记一边听取福州生态环境介绍,一边与大家回忆起了当年推进福州城市建设的点点滴滴……

“清理出来的淤泥都送到农村,肥田去了……”习近平总书记笑着说,当年他推动实施西湖清淤工程的场景历历在目。

大家当然记得,为了扩建福州西湖,1990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带领着市直机关干部等8000多人奔赴西湖公园,开展义务劳动“挖”西湖。多年后西湖出现污染问题,已任省长的习近平高度重视,作出批示,要求“认真总结西湖景区污染的教训,举一反三,改进工作,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品位高、精品多,经得起世人评说和历史检验,给人民群众创造一个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专门召开现场办公会,对加快西湖整治提出明确要求。如今,西湖再现朱熹笔下“湖光尽处天容阔”的美景,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听到福州流花溪等107条内河通过综合治理已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习近平总书记关切询问起福州水系治理情况。

大家当然也记得,当年习近平在福州大力推进“绿化福州”和内河综合治理工作,倡导“见缝插绿”和“成片种树”相结合,提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条块结合、齐抓共治”的十六字内河治理原则。福州市一直遵循习近平的绿化和治水方略,对200多公里的绵延水网展开全域治理,成效喜人。

走福道、看福山、望福水、忆乡愁。在习近平心里,福州、福建就是第二故乡,始终十分亲切。在福道休闲的市民们看到总书记来了,争相围拢过来,听“老书记”说乡愁。

“福州,有福之州啊,‘七溜八溜,不离虎纠(福州)’啊!”习近平总书记地道的福州俚语让现场的市民们十分惊喜:“老书记”还记得福州话!真是我们福州人!

“我在福州工作了六七年,37岁到这里,也就是说我这一生最好的年华是在这里度过的。”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回忆起20多年前,“现在全国都在抓生态文明建设,福州一年四季常绿。生态就是一个最好的条件!”人群中瞬间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掌声。

光阴荏苒,一张蓝图绘到底。

“我当时给福州的定位是建设‘海滨城市’‘山水城市’。”“现在的建设都符合这个方向,跟我们当时设想是一致的,而且发展得比我们设想还要好。”看到福州越来越宜居,习近平总书记很高兴。他说,建设好管理好一座城市,要把菜篮子、人居环境、城市空间等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切实抓好。

“总书记您要常回来看看呀!”市民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期待着与总书记再次相约。

从一座省会城市的主政者到东方大国的领路人,习近平的心始终和福州紧紧贴在一起:希望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人民群众,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同舟共济,继续把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为全国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这几天,福建沸腾了。

“武夷山”一度成为百度搜索第一名,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的消息冲上新浪微博热搜,有关总书记考察的视频图文刷爆朋友圈。网友们欢呼雀跃、留言滚烫:“听到‘七溜八溜,不离虎纠’,瞬间泪奔。”“爱了爱了,这样的总书记太爱了。”“这就是我们新时代年轻人要追的星!” ……

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欢呼声、掌声、笑声,哪里就有热切的脸庞、兴奋的眼神、激动的双手。大家争相分享喜悦,爱戴之情、幸福之情在八闽大地洋溢。

时间沉淀情感,情感穿越时空。

“福建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习近平曾这样动情地说。福建,始终在总书记心中占据重要位置。

2014年来闽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建擘画了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宏伟蓝图;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亲自向世界宣介高颜值、高素质的厦门和福建;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全国两会福建代表团审议,进一步为福建发展指明了方向、给予了巨大支持。

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

在总书记指引下的福建人民日夜兼程、奋力拼搏,交出这样一份答卷: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经济总量连续跨越3个万亿元台阶,2020年达4.39万亿元,总量居全国第7位、人均居全国第4位,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保持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

今日可喜,未来可期。

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寄语:福建要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