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邱枫 通讯员 王丽芳)烟柳扶风,丝桐流韵。3月30日,“纪念黄道周诞辰440周年”古琴专场雅集音乐会在鹿溪畔的黄道周馆举行,漳浦县的琴友和古琴爱好者聆听了该场音乐会。

古琴雅集音乐会现场。王丽芳 供图

古琴,又称瑶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音域宽广,音色深幽、纯净。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中国古琴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古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年琴人陈川宗在弹奏由其打谱的古琴曲《伐檀》。 邱枫 摄

音乐会上,漳浦青年琴人与古琴爱好者们逐一呈现的《韦编三绝》等曲子,模拟了黄道周在邺山书院三近堂讲授仲尼好学等故事的场景;由漳浦青年琴人陈川宗打谱的古琴曲《伐檀》,再现了戊辰(1628年)八月黄道周在漳浦北山援琴而弹的场景,带领大家重温了黄道周诗作《援琴示诸知己四章》的“夜讽伐檀咏,何端报九京”等内容;两位小学生爱好者的献奏,更让人欣喜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传承有序的现状。

雅集音乐会上,古琴爱好者登台演奏。 邱枫 摄

据悉,此次专场音乐会由漳浦县黄道周文化研究院主办,旨在将道周文化和古琴非遗艺术巧妙相结合,以非遗新声咏“一代完人”,展现漳浦历史名人黄道周与古琴文化之间的联系,让道周文化在琴声中变得鲜活起来,为漳浦深厚的文化底蕴再添新活力。

审校编辑:邱枫 叶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