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黑夜像浓墨一样洇染开来,夜的呼吸越来越沉。白昼里潜伏的各种虫儿在自由欢唱后,渐渐归于沉寂,远处隐约飘来几声犬吠,在提醒着不眠的人们。
这是康熙六十年(1721)五月的一个夜晚。在漳浦长卿里(今赤岭乡),时年42岁的中年男子—蓝鼎元(字玉霖,别字任庵,号鹿洲),在一介如豆的灯下,思绪如跳动的灯苗,汩汩地流泻在笔端:“晨兴出门,闻市人偶语,台湾有变。……大丈夫得提三尺为国家诛乱讨贼,奠安桑梓”,这是写给他的堂兄南澳总兵蓝廷珍的信,他在信中鼓励廷珍“选兵配舰,以待出师”,同时表示“弟虽不才,将鼓棹而观之”。愿意随军出征。写完信,他长长嘘了一口气。思绪飘忽到很远很远……
42岁,年逾不惑,人生中应该有一次欢颜的时候吧?也许这一次命运将不会在戏弄他了。一介书生,在书斋里饱读诗书,不为空谈阔论,就是希望能以实学办实事。为这一次的机遇,他等待得太久了。
虽然自己早年中了秀才,文才深受本县令陈汝咸嘉赏,但九次参加乡试都落选。像一颗灿烂明珠,在山林村野间,虽令人赞叹,却无济世之功。后本省巡抚张伯行赏识,荐入省城鳌峰书院纂订儒家前辈著作,一年后,自己还是毅然回到了家乡。因为十岁失怙,“赖祖母及寡母辛苦提携”,一家人为衣食奔走,食贫作苦。在山中读书时,每月只带一罐白盐佐膳,同学的嘲弄挖苦,怎能挖走自己坚如磐石的求学之心?母亲“银鳞落大地,瘦骨傲坚冰”的梅花诗一直搁在胸中。贫穷不可怕,可家中的亲情怎能不牵挂?“今也,有九旬之祖父母,垂白之寡母而不能养,有久停之柩而不能葬,有愆期之弟妹而不能婚嫁,自逃于八百里之外,而博丰食鲜衣,纵使学问才力推倒一世,执事亦向取于此等人而欲进之于道耶”。身为长子,不能弃家不顾,从小濡染的儒家大义是内心行事的航标——回到家中,留在家中,侍奉老人,帮携弟妹,躬耕南亩,这是比个人功名大显更重要的事。这一呆,又是十几年的光阴。几年前,祖父、母亲、祖母相继辞世,自己在家中也平静地度过十一年的读书生涯,内心从不泯灭的志向和对社稷的关切及自己对海疆形势的敏感,总让自己留心台海形势。近日得知闽南籍台民朱一贵在台湾聚众数万人谋反,七日已攻陷全台一府三县。日前,漳浦知县汪申文正委任自己训练乡勇以户桑梓。军情紧急,堂兄南澳总兵蓝廷珍“羽书征调,当在旦晚”自己正可助堂兄南澳总兵蓝廷珍一臂之力。 “三万六千日,不过如隙驹。……惟事业在天地间可以不敝。不思建树事业者,愚人也”,即使仅仅是一介布衣,大丈夫经天纬地之才,久抱从戎报国之志,适时就要落地开花。
二
堂兄蓝廷珍的邀请函像一只燕子飞快而至。如蓝鼎元料想的一样“屈指浙闽诸将帅,可属大事无如兄者”,闽浙总督觉罗保调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南澳总兵蓝廷珍为平台元戎,统帅水陆大军一万五千余人入台平乱。蓝廷珍聘蓝鼎元为幕宾。
康熙六十年(1721)六月初一,厦门港中,战旗猎猎,樯桅如林,战船鱼贯而出厦门港。汹涛恶浪,海鸟低翔。途径的礁石岛屿,蓝鼎元见之如见熟悉的老友。遥想当年,年方十七,也曾从厦门泛舟出海,南至南澳,北至舟山,考察福建、浙江沿海岛屿港湾形势,所过山川要害、民生区画,镂心默识。一晃三十多年,翩翩少年已阅历沧桑。胸中的锦韬妙计,当倾泻而出;平生所学,当尽力于平治台疆:入台后《檄台湾民人书》,既摄威严又滋恩泽;《攻克鹿耳门收复安平露布》安民心,鼓士气;《鲲身西港连战大捷遂克府治露布》椽笔毫锋刻描细致……参赞戎幕,多所筹划,文移书札,尽显料事如神、运筹帷幄的军事才具。虽军务繁忙,戎马倥偬间,蓝鼎元写就的《东征集》,还展现了他深谋远虑的政治远见及经营建设之才能。后来,清高宗乾隆(《东征集》御批)云:“蓝鼎元所著《东征集》……其言大有可采……着常青、李侍尧购取详阅,于办理台湾善后时,细加察核……有与见在事宜确中利弊者,不妨参酌采择。”一个月左右,台湾平定。平定后,蓝鼎元又随从蓝廷珍,招抚降众,绥靖番社。他在台湾一年多时间,深入各地考察地理民情和研究军事布局等相关资料,详细地了解台湾的历史和现状。
幕宾的生活,终有竟时。雍正元年(1723)春,蓝鼎元返回故乡——漳浦。当时有人撰写平台事迹小册子售于书肆,他阅览后,发现很多情节缺乏真实,“愀然起喟叹”,秉笔千秋的责任感,使他认为有必要根据事实纪述,传之后代,便撰写了《平台纪略》。
身居僻乡,蓝鼎元的目光依然牵挂在台湾岛上,“心殷报国”之心依然炽热。他以超拔的眼光,著论治理台湾策略,在清初涉台朝野人士之治台思想与主张中略高一筹:台湾山高地肥,最有利于开垦,“利之所在,人之所趋,不归之民,则归之于番与贼,即使内乱不生,寇自外来,将有日本、荷兰之患,不可不早为措置”;对于南北路要害地方文武官员的如何驻扎,官兵、营汛如何添置,哨船如何换班等问题,论述剀切详明;对中部、北部和东部(即山后)广大地区,既没有派兵员把守,也没有行政机构管理的宽阔的空白地区,设新的县管理。他为台湾善后工作提出十九条措施“信赏罚,惩讼师,除草窃,治客民,禁恶俗,儆吏胥,革规例,崇节俭,正婚嫁,兴学校,修武备,严守御,教树畜,宽租赋,行垦田,复官庄,恤澎民,抚土番”,涉及治台的方方面面,一直是后来台湾官员的治台依据。在他的积极建言之下,朝廷终于放弃“台镇移澎”的动议,并使对台湾的防务从消极趋向积极,由防范转向开发。为台湾的进一步开发与建设奠定了思想与政策基础。
他的许多筹台方略和主张,有的在当时就被立即采纳,雍正元年(1723年),基本上按照蓝鼎元所划定的范围,设立彰化县(取“表彰王化”之意)和淡水厅。之后台湾北部发展很快,进入清中叶,台湾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已逐渐从台南转移到了北部,整个台湾的经济社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有的为以后的仕台官员所采用。雍正二年被派往台湾的官吏吴昌祚就曾向蓝请教治台方略。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建省,首任巡抚刘铭传“精读鹿洲公之著述,作为重要施政之参考”,在推行洋务运动、开展台湾近代化建设中也不乏参酌蓝鼎元治台方略之处,有学者认为“他(蓝鼎元)的治台措施后来都成了刘铭传的改革蓝本”。连横在《台湾通史》中称赞蓝鼎元“著书多关台事,其后宦者多取资焉”;他也是入选《四库全书》中涉台文献最多的作者, “筹台宗匠”的美誉彪炳千秋!
三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蓝鼎元不仅是筹台治台的巨擘大手,还是一位居其职,谋其政,爱民抚民,办实事,兴正气,有“包孝肃复生”美称的清官。
雍正五年(1727)七月,蓝鼎元到潮州府任普宁知县,十月兼署潮州知县。他治潮时间仅一年多,但他的抑强豪、锄劣绅、惩盗贼,不畏权势,公正清廉的事迹,一直在潮汕人的口碑中传下来。
蓝鼎元看到庶民生存在社会底层,有的受吏胥皂役的敲诈,有的受势豪滑绅的压迫,有的受盗贼的抢窃,有的受刑事的蒙冤,有的遭赋役的征苦,有的受诉讼的折磨……他深感肩负责任的艰辛。“黎明视事,漏下二鼓而后退食”。普宁本多盗贼,法纪不严,地方奸恶之徒常挑拨唆使,讼师从中操纵牟利,使百姓多诉讼,把进监狱当为常事。蓝鼎元上任后,根据实情,发布政令,打击地方豪强、奸宄。对违法者严加惩戒,对被诬者给予宽慰,并责令豪绅率先完纳粮赋,严禁胥吏作奸舞弊,严惩无事生非的讼师。他平反冤狱,严惩歹徒,令行禁止,吏治严明。他将自己所断公案写就《鹿洲公案》二卷。曾有一则断案佳话:
曾有一对文武秀才兄弟沈仲仁、沈仲义,为争夺祖业财产,互不相让,各自以庭院内一株古树为借口,明争暗斗。后都到知县那里告状去了。蓝鼎元审阅诉状后,叹道:“可惜,可惜!可惜兄弟是文武秀才。”说罢便提笔批上训词,词曰“丹凤呼儿,乌鸦反哺,鹿得草而成群,蚁得食而共聚,蜂有君臣之义,雁有列行之序,鹊巢低而多风,蛙声闹而致雨,鸡未晓而不啼,燕非时而弗飞。山禽乌虫尚知如此,何况人乎!今汝兄弟失爱,不顾手足之情,沈仲仁很不仁,沈仲义真不义。兄通经史,无教弟之心,弟精武略,有害兄之意,兄不兄,弟不弟,损害日月之风光。不仁不义灭天地之原气。劝汝兄弟莫伤和气。”兄弟俩接读训词后,脸红耳赤。
蓝鼎元致力于复兴学校,亲自课经书,取缔邪教,在潮阳改邪教祠为棉阳书院,尽力改善民俗风尚,造化一方百姓。
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明,廉则威。“莅官以来,未尝作一衣一丝自奉,妻妾竹钗布裙,未尝以一分金银为簪珥”,被帐破烂,仍在使用。幼小诸儿穿得既破又陋。生活虽苦,却无怨无悔,全家乐陶陶。慈母“宁可为清饿,不可为浊饱”的教诲,是一道照彻心宇的理智之光。自己为官虽过清苦日子,却不忘下属生活,“要知难而恤其劳”,有困难者应予抚恤。蓝鼎元淡泊自守,俭以养廉,廉以养德,德以生威。
正当蓝鼎元满怀热忱地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时,却因秉性亢直,刚正不阿,得罪了上司。雍正六年(1728年)冬,蓝鼎元因豁免渔船例金,反被诬“亏空公款千余两”,被革职入狱。当地渔民为蓝鼎元呼屈喊冤,并敛集银1100两代偿所空款额。雍正八年(1730年),潮州知府胡恂保释蓝鼎元出狱,并聘请他编纂《潮州府志》。
雍正十年(1732年),蓝鼎元被诬案平反。蓝鼎元请求归休,两广总督鄂弥达极力向朝廷推荐。雍正十一年(1733年)五月,被任命暂理广州知府事务。六月,因疾卒于任上,时年53岁。
四
蓝鼎元一生坎坷蹭蹬,幼年失怙,食贫作苦,衣食奔走;科场失意,屡试屡北,功名无缘;置身宦海,正直见嫉,无端被罢。然而他少负大志,自豪岸然,百折不回,操行高搴;出经入史,泛滥诸家;系心社稷民生,以世道人心为己任,终能有所作为而留名青史,使“百代之后,终有人焉,为之徘徊,而俯仰观感,兴起以想见其为人……”后世有人如此评说。
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先生,家中小孩必读《鹿洲全集》。(林燕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