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祖地——佛昙鉴湖

您当前的位置 : 专题专栏       2015-11-05 15:54    来源:金浦报    编辑:邱枫    
字体:【
佛坛鉴湖   邱枫摄
佛昙古榕树  邱枫摄

  佛昙镇鉴湖,是全县最大的淡水湖,以水清如镜得名,周长一公里多,傍湖有大坑、湖浒(后许)斡仔内(轧仔内)、径口、田平、东雄、楼仔头、寮下等自然村,住民一千多户,古称鉴湖里,今为后许、轧内两个行政村。居民皆姓陈,属“太傅派”,始祖玛珖,于南宋末年由同安亭侯移居漳浦,墓在湖西朝天马山。其子史修于元代开基鉴湖。到明代,经济发展,人文鼎盛,人才辈出(详本辑《鸿江书院与鉴湖陈氏》)。湖滨山上有一座仁和楼,是明初防倭寇的三合土楼,经五百多年风雨,至今楼墙尚存,经市、县文物工作者鉴定,属明初建筑,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明初鉴湖经济已经发展的见证。

  鉴湖陈姓传裔本县及广东、台湾、印尼,血脉牵连海内外,每年前来谒祖会亲者不绝。村里有一棵大榕树,荫蔽十多亩地,根群除深入地下以外,露出地表的同枝杈一样繁茂,象征鉴湖之裔根深枝盛,源远流长。远道前来寻根谒祖的台湾和广东亲人,除在祖祠致祭以外,都要坐在榕荫下的粗根上倾诉情怀,面对鉴湖微波,依依不舍,告别之后,永不忘怀。

  陈太傅之裔开基鉴湖不久,便分衍附近的长瑞、霞黄、赤水(今属赤湖镇)及甘园、石兜(今属赤土乡)和西屿(今属旧镇)等地。嘉靖年间,为避倭寇祸患,许多鉴湖人迁居广东海丰(清代分设陆丰县)。明末清初战乱,清朝实行“迁界”政策,鉴湖划在“界外”,人民被迫外迁,“复界”时很多人没有回来,定居外乡。康熙统一台湾后,闽南兴起“过台湾”开发土地的热潮,一直延续到道光、咸丰年间。鉴湖人移居台湾始于康熙,而大部分在道光、咸丰年间,因为那时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封建族长武断乡曲,发动宗族与宗族间的械斗,互相残杀,损毁庄稼,弄得民穷财尽,很多人渡海前往台湾谋生。台湾最北的噶玛兰(今宜兰)是较迟开发的地区,至清代后期还有许多荒地等待垦拓,因而道光、咸丰年间到台湾谋生的鉴湖人都入垦噶玛兰,就是早期(康熙、乾隆年间)到台湾苗栗开发的鉴湖人,后裔也转而入垦噶玛兰(以下皆按现名写作宜兰)。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鉴湖第十五世陈计淑、计勃两兄弟携眷渡台,居苗栗之竹南,后裔于嘉庆年间分衍宜兰摆里(今名进士里),第二代即建祖祠“鉴湖堂”及登瀛书院,人才辈出,清代有举人陈辉及贡生四人,秀才七人。民国时期有陈岚峰,潜离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到上海暨南大学读书,后往日本士官学校学军事,学成回国,任黄埔军官学校教官,后加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在北伐战争中屡次立功,抗战时期任旅长、师长、游击纵队司令等职,与日军周旋,经大小数十战役,抗战胜利后随军返台,任“监委”(已病逝)。其族人陈文隆,在台湾开放民众到大陆旅行后,多次率团回漳浦鉴湖谒祖会亲。

  鉴湖第十五世陈公,于嘉庆年间渡台,开拓宜兰罗东三星乡部分土地,后裔繁盛,著名人物有迁台第七世陈定南,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任宜兰县长两届,后为“立委”。

  鉴湖有大坑村,第十六世陈忏、十七世陈君子、陈两地、陈蛀鼻等,于道光年间入垦台湾宜兰苏澳,命名其地为大坑罟,后裔繁多,著名人物有“国大代表”陈全德。

  鉴湖第十七世陈宣畎、宣篮两兄弟,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入垦台湾宜兰壮围乡之野。起初,那地方只有民房三座,故名三块厝,后成为一大聚落,建永镇庙奉祀“开漳圣王”陈元光,得名为永镇村。后裔繁多,代表人物有陈永和,经营海产购销及冷冻加工厂,多次回漳浦鉴湖谒祖会亲,1997年集资在鉴湖创办鲍鱼养殖场,1998年开始收获成品鲍,运销海内外。这家养殖场的成功,引起台胞的投资兴趣,至1998年6月,鉴湖之滨海积沙滩上共建起5家台资鲍鱼养殖场,总投资648万美元,签约用地948亩,已建成养殖池3万平方米,在建1万多平方米。

  其他还有鉴湖第十五世陈继衷,于道光年间开基宜兰冬山乡大兴村;陈继良,同时开基宜兰头城镇;第十六世陈新晚,于道光十四年(1855年)开基宜兰过溪等。总之,漳浦鉴湖在台湾的后裔大部分聚居于宜兰县的宜兰市、头城镇、苏澳镇、冬山乡、壮围乡、三星乡、五结乡,部分聚居于苗栗县的竹南镇,并从这些聚居点分衍台湾各地。

  台湾当局开放民众到大陆旅行后,台胞于1988年12月首次组团回漳浦鉴湖谒祖;鉴湖分衍于广东海丰、陆丰两县的后裔也派代表十人同时来谒祖。鉴湖祖祠修葺一新,内设置敬老会,作为老人游乐、休息、谈心场所。台湾亲人献置电视机、桌椅、床、被。自这次盛会后,台胞多次组团再到祖地鉴湖欢聚联谊。陈文隆、陈春水、陈东和、陈建仁等再次献款修建几座祠堂,辟为老年人活动场所。(李林昌)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